净利暴增 500%!深商研习社携15家企业深扒联科出海成功密码
9月10日,由深商跨境电商联盟主办的 "深商出海研习社走进联科科技" 活动成功举办。星商创新、万邑通、行云集团、国信证券等15家会员企业主要负责人齐聚联科科技,围绕跨境出海战略、企业合规管理、产业链协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。
从 "产品出海" 到 "生态出海" 的进阶路径
作为联科科技创始人、深商跨境电商联盟执行主席,娄珂分享了联科(TOPDON 品牌)的出海实践,拆解了科技制造企业从 "产品出海" 到 "生态出海" 的进阶路径。
联科定位 "全球专业级+消费级汽车智能诊断与电池检测技术供应商",核心是构建 "端+云+大数据+AI" 全链路生态平台。目前业务已覆盖143个国家,北美、欧洲、中国三大核心市场占比分别达40%、27%、12%,2025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30%、净利润增速500%的亮眼成绩。
"技术壁垒是出海的'护城河'。"娄珂强调,联科历经7年迭代,完成11000+车型ECU协议的授权开发,覆盖德、美、日主流车系,并积累百万级AI诊断案例,无线诊断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。企业采用 "B 端工业级+C 端消费级" 双轨模式:B端服务维修企业,提供全兼容诊断工作站;C端聚焦DIY车主,推出TopScan等爆款产品,亚马逊蓝牙汽车诊断品类排名常年稳居TOP1。
在品牌与渠道建设上,联科通过YouTube、TikTok 等社媒平台实现8200万+ 曝光,入驻NAPA、Advanced Auto Parts 等全球汽车后市场三大连锁巨头,并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、澳洲 Better Future 金奖等国际认可。娄珂表示,联科的盈利模式已从 "硬件销售" 转向 "硬件+软件+数据" 多维驱动,SaaS 订阅服务净利率超 90%,未来还将通过车辆健康数据为保险、金融机构提供增值服务,构建可持续的生态闭环。
中国供应链优势下的 "品牌突围战"
金沙江联合资本出海基金合伙人邱恺从资本视角出发,系统分析了科技制造企业出海的 "长坡厚雪" 与核心挑战。
邱恺指出,中国出海已进入 "全球化 3.0 时代":1.0 是殖民经济的资源掠夺,2.0 是工业资本的产能输出,3.0 则是数字经济下 "平台+AI+制造" 的闭环竞争,目前仅中美具备这一综合能力。而中国制造业的 "共享壁垒" 为出海提供了坚实基础--2023 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国占比 1/3,钢产量全球占比 56%,电量占比 33%,汽车、光伏、储能、锂电四大产业链已实现 "国内闭环开发"。
从出口结构看,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2.15万亿元,占整体出口比重仍不足 10%,且正从 "义乌小商品" 向 "高附加值消费科技" 升级。邱凯以扫地机(石头、科沃斯)、无人机(大疆)、充电设备(安克、绿联)为例,指出中国企业平均用 15-20 年走完海外品牌 40-50 年的全球化路径,研发投入占比 7%-9%,显著高于欧美同行的 1%-4%。
但机遇背后仍有挑战。邱恺强调,企业需突破三大关卡:一是 "从贸易到品牌" 的认知转变,需聚焦用户洞察与差异化产品;二是供应链迭代,从 "低成本" 转向 "快迭代 + 软硬件一体";三是合规与本地化,尤其在专利、税务、文化适配上需提前布局。
资本端,邱恺透露,2021 年注册制后,安克、绿联等出海企业批量 IPO,未来 "研发 + 品牌双驱动" 的企业才能享受 20%+ 净利率,而 "微创型大溢价"(用最小技术差解决最痛需求)是核心投资标尺。
聚焦实操痛点,共探出海破局路径
在互动交流环节,15位嘉宾结合自身业务场景,围绕合规管理、上市筹备、供应链协同等议题分享观点,碰撞出诸多实操方案。
深商跨境电商联盟主席、星商创新创始人张海政提到:众所周知,年初美国针对全球发起的关税战对跨境出海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,我们预测这场关税战将会引发一场行业变革,正在改写全球电商竞争规则。面对关税壁垒,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正以 “技术 + 生态” 双轮驱动,构建新型全球供应链;中国跨境电商正从 “价格竞争” 转向 “价值创造”。当关税 “大刀” 挥舞时,那些在技术创新、生态构建、合规运营上早有布局的企业,正在全球市场开辟新的增长极。这既是一场危机倒逼的转型,更是中国供应链重塑全球贸易秩序的历史性机遇。
深商跨境电商联盟秘书长、万邑通创始人陈宏伟分享了万邑通的出海服务成果:已服务中国品牌出海TOP100中的50家企业,其中拓竹等企业已成为细分领域 "世界第一",见证了中国品牌从 "贴牌" 到 "创牌" 的进步。他表示,万邑通可为企业提供跨境物流支持,同时鼓励大家主动对接娄珂,借鉴联科的技术出海与本地化运营经验。
兰亭科技董事长张许昌重点呼应内控体系观点,他认为企业上市的核心障碍往往是 "流程不可追溯"--从客户导入、订单签订到生产发货、资金回款,需搭建全链条 "可监控、可印证" 的内控机制。"完善的内控不是 ' 成本项 ',而是 ' 增值项 '"。
天行云供应链副总裁汤红顺介绍,天行云位列中国500强第290位,2015 年成立,创始团队均来自中兴,早期以中兴事业部形式做进口,曾布局 106 个国家。当前进口占 70% 且近天花板,战略聚焦出海,业务涵盖跨境电商、平台型电商服务及供应链服务。其出海推行全链条服务,配套物流、供应链金融等;针对欧美市场,重视本地团队建设与商品 “情绪价值”,还设控股子公司专注出海合规。
义达跨境物流董事长张启龙直言 "跨境电商是 30-50 年的黄金赛道",而非短期风口:一是海外线上消费渗透率低(欧洲 20%、日本 10%),未来 5-10 年 "互联网渗透率 98% 以上" 的年轻群体将成主力;二是中国供应链完整、性价比全球领先;三是关税战下,跨境电商 "直面终端" 的模式比传统贸易更抗风险。他介绍,义达围绕跨境电商布局全球小包、海外仓、公海派三大业务,今年已完成挂牌,目标明年推进北交所上市。
海月云科技董事长李培冀分享了企业的转型经历:主营智能门锁、智能管理箱,此前以传统外贸为主,2021年转向线上后,现线上销售额已占总营收50%,实现 "自研、自产、自销" 的初步闭环。"本次参会就是想学习联科、星商等企业的品牌打法,探索从 ' 卖货 ' 到' 做品牌 ' 的突破路径"。
华侨银行总经理刘大威突出华侨银行的 "跨境金融优势":作为东南亚第二大银行,能为企业提供 "一点接入、全球联动" 的服务。他建议出海企业:一是在东南亚建本地生态,避免冲击本地制造业引发抵触;二是提前规划汇率、利率风险;三是利用银行提供的 "合作伙伴黑白名单",降低本地合作风险。
国信证券TMT业务部总经理崔威从券商角度解读科技企业上市逻辑:A股正成为 "知识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场所",高研发投入是核心竞争力。他强调,上市的关键是 "内控闭环":从客户导入到产品发出,每一步需 "可监控、可印证"。"只要业绩、品牌、研发、内控达标,IPO 审核时就能快速响应问询"。
星卡科技副总裁张大燕介绍,星卡科技 2019 年成立,是国家小巨人企业,专注汽车智能诊断、检测研、产销一体制造商和方案集成、技术服务提供商,去年全球首发AI汽车行业诊断AI大模型。与联科是密切合作伙伴,公司成立之初就先在美国先设公司,定位全球市场。“本次参会是向联科、国信等企业学习合规与上市经验,寻找产业链协同机会"。
睿翼商务CFO陈伟盛介绍,RENPHO是全球品牌,定位于智能、健康生活,提供智能健康、健身、健康和家用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。他指出目前 90% 的企业面临合规问题,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经验,建议联盟组织大企业资深人士担任“导师”,提供辅导与交流平台,帮助中小企业规避风险、少走弯路。。
与会嘉宾认为,一是活动需更 "精准细分",例如按 "上市筹备期" 邀请券商、律所、会所联合参会;二是合规需结合 "税筹优化",例如通过 ODI 备案合理规划利润留存;三是上市细节需提前规范,避免上市前高额整改成本,跨境企业面临合规痛点,联盟可搭建 "财务合规交流群",让大企业为中小企提供实操辅导。
凝聚深商力量,共拓出海新局
深商会常务会长林慧在总结中表示,本次 "深商出海研习社走进联科科技" 活动,既是一次 "成功经验的复盘会",也是一场 "实操问题的解决会"--从联科的技术出海实践,到国信证券的行业趋势判断,再到各位嘉宾关于合规、资本、供应链的分享,为深商企业提供了 "从战略到落地" 的完整参考。
她提到,今日齐聚共探出海新航道深感振奋,跨境电商不仅是联通国际国内 "双循环" 的关键支点,更是深圳经济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:深圳跨境电商以17家上市企业、全国第一的进出口额和众多 "霸榜" 全球的品牌,印证了其 "超级枢纽" 的独特地位;而从 "产品出海" 迈向 "品牌出海"、" 生态出海 "的背后,是深圳完善的产业链、强大的科技研发和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。林慧会长同时指出," 走出去 " 已成为全体深商人的共识,深商会已在海外成立 10 个分支机构,未来将加大国外布局力度,助力深商企业出海,充分发挥国际市场在技术、品牌上的优势与深商企业制造能力、市场拓展实力的强互补性,挖掘更多合作机遇。
未来,深商跨境电商联盟将持续以 "赋能深商出海,弘扬国货之光" 为宗旨,整合金融、物流、合规等资源,通过主题分享、企业参访、专项培训等形式,帮助更多深圳企业突破出海瓶颈,在全球市场中打造 "深商品牌" 的核心竞争力,共同谱写 "深商出海" 的新辉煌!